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新闻 > 政协新闻

身边好人徐清明:退休人不休 倾心献余热

作者:李保 发布时间 : 2023-04-17 发布单位 : 本站 点击数:

     “一年之计在于春,把好育秧关至关重要。”4月13日,在大通湖区金盆镇抛育秧基地,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老科协会长徐清明现场指导秧田田间管理、秧苗病虫害预防等,提醒种植户注意天气变化,根据天气湿度灌水保湿。这是徐清明退休7年来退休人不休、倾心献余热的一个剪影。


    2016年,徐清明从镇农水办退休后,成立农技服务小分队,为全区的种粮大户提供农技指导。刘志高是金盆镇王家坝村人,去年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开始种植水稻。为了确保实现早稻“稳面积、稳产量”的目标,徐清明和农技服务小分队从大棚育秧开始跟进,如何控温控湿、秧盘如何摆放均匀、秧龄怎么控制……手把手指导刘志高进行粮食生产。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刘志高的水稻当年就获得丰收,双季亩产近1000公斤。2020年以来,徐清明还指导南京湖村、友谊村发展沟渠经济林、观赏林,并牵线与苗木公司签订合同,约定产生的效益三七分成。预计从明年开始,这个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左右。


    金盆镇金漉路两旁花红树绿,美丽屋场载歌载舞。但直到去年5月底,这条道路两旁还有1300多座旧坟,被群众戏称为“阴阳路”。


    接到迁坟指令时,不少镇干部犯了难。当地老百姓习惯把逝去的亲人葬在道路、沟渠和隔堤两旁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即便迁坟,人们也习惯在立冬之后进行,而且没有任何补贴。徐清明被分配在攻坚组。面对群众的不解和阻挠,他迎难而上。迁坟工作要求在当年8月1日前全部完成。然而,直到7月31日,群众范某的工作还没有做通。当天晚上,徐清明到范某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到凌晨,范某终于松口。当晚,他陪同工作人员一起奋战到凌晨4点多,终于将最后一座坟迁走。


    徐清明还是金盆镇远近闻名的“和事佬”。包工头朱某修建的码头墙因为大风倒塌,导致周美霖家的房屋受损。徐清明充分听取周美霖的意见,再根据建筑行业的评估模式,作出3万元赔偿的建议。很快,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居民陈艳芝已在华容定居,他在河边一块临时用地上建的房子早就破烂不堪。在一次施工中,这栋房子倒塌了。徐清明辗转找到房主做通工作。最终,房主放弃了他的其他诉求,只要求同步享受其他临时用地居民未来享有的相关政策红利。徐清明找到政府相关部门在调解协议书上加盖了印章,双方因此和解。

    退休7年来,徐清明闲时种菜养花,忙时奔走在政府群众需要的地方,每天都很充实。他说:“人退休了,思想不能退休,革命精神不能退休。”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