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新闻 > 政协新闻

强基固本谋未来

——大桥新村扶贫纪事

作者:谭绍军 发布时间 : 2018-08-07 发布单位 : 益阳日报 点击数:

“我们在大桥新村驻村扶贫,决不能简单满足于通过脱贫验收,而要下大力气强基固本,与乡亲们一道,共同谋划和创造大桥新村的美好未来!”6个月前,市政协主席黄加忠率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安化县仙溪镇大桥新村开展驻村帮扶,第一次见面协调会上,黄加忠便开宗明义,这么为大桥新村的扶贫工作定了调。
  大桥新村是一个偏远贫困村,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速度缓慢,根据益阳市市本级2018-2020驻村帮扶工作安排,市政协成为大桥新村驻村帮扶工作的牵头单位。访贫问苦、结对帮扶、一户一户确定脱贫计划,再一步步抓落实,是驻村帮扶的第一件大事,大桥新村驻村帮扶工作当然也不例外。但帮扶工作队的同志们想得更多、用力更大的,则是大桥新村的未来发展以及如何打下加快发展的基础。3月6日、4月16日,黄加忠两次率队到大桥新村调研。这两次调研,敲定了大桥新村强基固本的三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组入户公路建设,确定整修硬化组级公路和少数交通十分不便的入户通道硬化5公里;田间渠道整修衬砌8000米,基本解决制约大桥新村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瓶颈;利用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整理建设项目,改造部分山地,提升地力质量标准。三个项目,每一个的投资都在百万元或百万元以上,黄加忠将此确定为大桥新村脱贫攻坚的“三百工程”。“三百工程”的实施,不仅有助于贫困对象脱贫致富,还能惠及全村绝大多数乡亲。因此,“三百工程”以及其他扶贫建设项目的实施,得到全村村民的支持。
  黄加忠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同志们思虑的远不止如此。7月4日、17日、27日,黄加忠接连三次冒着酷暑来到大桥新村。7月4日那次重点是“三百工程”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的督查督办,也就是抓“硬件”建设。此后的两次,分别是党支部建设和教育扶贫,即“软件”。在他们看来,“软件”都必须硬起来。就说党支部建设吧,17日那天,黄加忠硬是一个一个找村支两委的同志交心谈心,用心用情,尽最大努力,必须让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强起来,在贫困村留下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队。27日,气温高达38摄氏度,黄加忠再次来到大桥新村,只为这里的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因为只有教育,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为有效途径。此前,黄加忠等市政协领导向部分政协委员发出了为大桥新村扶贫助学捐赠的倡议,很快得到陈义、廖奇乔、谭欢钦、周宏、匡卫阳、肖青山、陈菓等12名省、市政协委员的热烈响应,共计捐赠26万元,大桥新村驻村帮扶后盾单位——市烟草局也捐赠10万元。驻村帮扶工作队将这36万元作为大桥新村的扶贫助学金,从今年起,连续5年,给全村贫困家庭中的在校学生发放助学金,同时给村上当年考上大学的新生发放奖学金。当天的捐赠仪式上,市政协常委周宏还现场与今年考上北京语言大学的贫困家庭孩子曾德文结成帮扶对子,承担曾德文大学期间的全部学费。政协委员和后盾单位的爱心行动,受到大桥新村乡亲们的交口称赞。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