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情明政 > 知情明政

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等审计整改:3229人被追责

作者: 发布时间 : 2016-12-23 发布单位 : 省政府网 点击数:

《关于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全文

人民网北京12月23日电 审计署网站今日发布2016年审计结果公告《关于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审计署政策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解读此次公告的有关情况时表示,问责追责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关部门在纠正处理审计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过程中,对3229人进行了责任追究,还通过列入“黑名单”、限制申报资金等方式加大对相关单位的惩戒力度。

解读全文如下:

问:总体上看,今年与往年相比,有关部门和地方在部署和推进整改工作方面有哪些变化,有什么特点?

答:这次公告的内容,是针对今年6月份审计署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关于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的整改结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要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严肃对违法违规问题进行追责和问责,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整改工作,要求以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倒逼改革,针对一些年年审、年年存在的“顽疾”,抓住体制机制深化改革,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对以各种方式骗取财政资金、违反财政收支规定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强化对整改工作的督促检查,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要对照审计查出问题,倒排时间表,按要求逐项、逐条整改。

总的看,有关部门和地方对整改工作是越来越重视,整改力度越来越大。与往年相比,今年整改工作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落实责任,二是更加注重健全长效机制。

在落实责任方面。首先,更加注重落实整改的主体责任。被审计单位切实履行整改第一责任,有的召开党委(党组)会议或部务会议等专题部署整改;有的成立机构专门负责组织整改;有的将整改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有的将整改纳入绩效考核和内部巡视等工作,确保整改到位。第二,更加注重强化督促检查。有关地方将整改纳入政府督查督办事项,有关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对相关领域问题整改的督促检查,审计署加强了跟踪检查。第三,更加注重强化追责问责。建立健全通报批评和追责问责机制,将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作为对相关单位及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在健全长效机制方面。一是更加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在及时纠正违纪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注重举一反三,通过规范管理、堵塞漏洞等方式,不断提高预算和管理水平,力求从根本上遏制同类问题再发生。二是更加注重创新体制机制。认真研究审计反映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提出的审计建议,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了有关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

问:在督促和推动整改方面,审计署做了哪些工作?

答:主要措施有:一是坚持边审计、边指出问题、边督促整改,促进立查立改、立改立行;二是坚持把以前年度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重要审计内容,持续跟踪检查;三是坚持把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对相关业务部门的日常督办事项,落实督促整改责任;四是坚持加强与有关主管监管部门以及纪检监察部门、司法机关的协调配合,强化信息沟通与共享,形成督促整改合力;五是坚持整改结果公告制度,将审计工作报告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与中央部门单位单项整改情况一并公告,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问:根据公告中的具体数据,如何评价整改的成效?

答:公告中详细列举了整改落实的全面情况和数据。从这些具体情况分析,可以说今年的整改工作更加扎实、成效更加突出。从领域看,聚焦在推动规范财政管理、惠民政策落实、化解风险隐患、完善体制机制。从方式看,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具体问题的纠正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追回资金、收缴国库、归还资金原渠道、盘活资金等方式整改问题金额共计1605亿元,正在整改中的事项都逐一明确了责任和具体措施、路径,基本达到了逐项整改落实的要求。

二是推进完善制度机制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根据审计指出的问题和建议,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制定完善规章制度2116项。

三是问责追责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关部门在纠正处理审计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过程中,对3229人进行了责任追究,还通过列入“黑名单”、限制申报资金等方式加大对相关单位的惩戒力度。同时,考虑到一些问题尚在进一步梳理和整改落实中,一些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部门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尚在履行有关法定程序,最终的问责力度将会更大。

下一页
(责编:尹深、仝宗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