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在辰溪县仙人湾瑶族乡扎龙山村,均为80后的彭茂改、彭发全、彭军军3人喜事连连。
1月2日,历时一周的第二批木耳采摘完毕,收获湿木耳1.6万多公斤。同日,溆浦客商从他们开办的辰溪县高山生态种植专业农业合作社一次性买走4000公斤干木耳,支付货款24万元,并预定了第二批木耳。
“撸起袖子干,闯出小康路。”看着银行发来的货款到账短信,彭茂改借用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中的话,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彭茂改、彭发全、彭军军是建档贫困户。在木耳种植基地,彭茂改与记者拉起了家常。去年春节后,辰溪县人大常委会牵头驻村扶贫,组织贫困户到本县上蒲溪瑶族乡参观木耳种植,他们觉得可行,3人筹资成立了合作社,与溆浦一家公司签订协议,对方负责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销路。
购菌棒菌种、建大棚、接种、流转土地、植入大田……资金不够。辰溪县农商行仙人湾分行闻讯,给合作社扶贫贷款15万元,县扶贫部门全额贴息。据溆浦的技术员介绍,木耳可采7至8次,这季木耳预计产干木耳1.25万公斤左右,毛收入75万元,除去开支每人纯利润5万元。
盖大棚、接菌种、植入大田、日常管理、采摘等都需要劳力,这些活儿,合作社优先安排贫困户。“接种2800块,放包2500块,前次摘木耳1500元,这次摘木耳1000元,今年我靠着在木耳基地做门路就脱贫了。”贫困村民向先云乐哈哈地说。
“种木耳的3人一举脱贫,这个产业还带动梁灿婆、向先云等11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务工脱贫。”村支书黄生华掰着手指介绍说。